離開學校後,你可曾主動打開過一本書?

最近打開如我的書桌般凌亂的 Google Word,整理那些開了幾十個但雜亂無章的文件,打算清走一些已經不再用的頁面。此時統計一下才發現,原來自己不知不覺已經寫了幾十萬字,已經有一冊三百頁哈里波特般多的字數。



雖然哈里波特有八冊,這也只不過是八分之一,但已是我兩年多的努力。有一刻幻想自己會不會真的去出一本書,但想一想香港的閱讀文化,估計書最後會放在十蚊本減價書區,監平監賤才賣到一兩本,而這本書三百頁厚書最大的用途,會在煲底又或是枱腳。

也曾留意過一個素人怎樣出書,原來不算很難,有錢又肯花時間就可以,印刷一千本起跳,賣不出去的話作者自己買回去。如果有幸賣得出去,出版社丶書商等左拆右拆,最後作者得到的,大約只有不到 8% 書價的版費,而且還是等賣出一定數量後才會一次過收到。

假設這本三百頁幾十萬字的書才定價 100 元,最後預計實收會是一本 8 元,就算一千本賣清也只收 8000 元,再等待書商統計整理,可能要賣完後一年半載後才收到錢。如果很大想頭,要一個月內賣出一千本,那麼一天要賣三十三本,這絕對不是容易的事。

即使不去想怎樣賣出一千本,香港人購買和看待書的心態很常是「等書展劈價先買,買完拎返屋企擺」,三中商賣書的心態都是「等書展一律劈價先賣」,結果作者僅有的 8 元亦同時被劈價。聽過一個本地出書人說,忙一年半載出一本書,最終好運的話,會有「幾百蚊落袋」。

幻想完出書回歸現實,一個我測試了一年的實驗,就是將本來打算只寫出來在網上發佈的文字內容同步製作成影片,沒有多少製作,大概也只是我在畫面中間將文本讀一次,試試看觸及的人數有多大變化。

同樣的內容,由文字與圖片,變成聲音與畫面,幾乎一字不差,但成效差距甚遠,影片版不只是接觸到的人數,更是帶來的收入都比文字好,使本來不打算製作影片的我都得順著這遊戲規則改變。

在華語地區,香港的閱讀文化可以說是最差,沒有之一。早幾個月曾經書局銷售排行上的書,竟是一名 YouTuber 的著作,是一位我很欣賞的本地 YouTuber,他能將他的觀眾同時轉化為他的讀者,甚至想將觀眾帶到另一個領域(提示:煮食頻道講哲學。利申:我係金主)。

雖然我肯定沒有他的影響力,但既然有一個相對成功的例子,那麼證明影片是一個很好的接觸點,使香港人重新拿起書本。

即使最後只得一個人,我也希望我的影片能多多少少影響一些已習慣娛樂是影片丶學習又是影片的人,能重新養成讀文字的習慣,而不是反而我去跟大隊只製作影片而不再製作文字內容。

最近在思考如何可以吸引習慣只看影片的人踏出第一步去重新接觸並閱讀文字,自問自己所寫的內容沒多少深度,所以追求淺度。方法有二,一丶要短,一千幾百字,三兩分鐘的閱讀時間,可以坐車沒 Wifi 時節省數據消磨時間用,又或是睡前助眠用。二丶有趣,不時使用故事型式表達可能會比較吸引,而且我也想試試寫故事。

之後我的 Instagram 內容都會以此方向試行,如有興趣可以多留意。雖然肯定沒有哈里波特八分之一的影響力,但也希望能影響一些人,為香港人的文化底蘊,也為自己打算靠寫字吃飯的將來出一分力。

0 Comentario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