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一天,是最合適回顧和梳理自己一年來所得成果的日子。這年來在 YouTube 製作上傳了 27 部影片,體驗過一覺睡醒後爆紅的感覺,是興奮又擔心,這份矛盾感同樣是因為影片被很多人看到。之後也領會過由廿萬點閱數變回二百點閱數的感受,是雖失望卻放心。
最近打開如我的書桌般凌亂的 Google Word,整理那些開了幾十個但雜亂無章的文件,打算清走一些已經不再用的頁面。此時統計一下才發現,原來自己不知不覺已經寫了幾十萬字,已經有一冊三百頁哈里波特般多的字數。
「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飯。」是聖經中的一句說話,「不勞動者不得食」是我們從小就被灌輸的思想,我們也很容易曲解這句話的意思,變成了今天沒產出丶沒做到點事就不得食,一種我稱之為勞工式思維的東西。
很久以前,YouTube 這個平台的宗旨就是希望素人 Podcast Yourself,任何人都可以在這裡分享自己的生活,這也是早期 YouTube 影片的生態,就是分享自己的生活。
不知你在休息日時有沒有以下習慣:
早上起來,正確點來說不是是早上,是日上三竿的大中午,第一件事是繼續賴在床上,不願張開眼睛,伸手去摸睡到不知壓了在那兒的手提電話。
網上有一個可以形容為瘋狂的內容農場網站,幾乎在 Google 隨便打個字都會找到這個網站的搜尋結果,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世界史,任何話題都能在這個網站上找到相關的文章,這個網站不是 Wikipedia,竟是 kknews.cc。本篇不是要說成就這個大魔王的原由,而是要說說那些竟會信以為真的人。
職業是興趣的墳墓,相信這是很多人都聽過的話,也是很多人試過的事。我在美容業混了很多年飯吃,由學習到打工,再到創業都與美容業相關,曾經想過轉行由零再開始,但已經分不清自己是不想重頭來過,還是已經回不了頭,最後又是走回這條路。
不知你有沒有同感,驟眼看起來「番梘」這個字總是有點怪怪的,感覺是勉強用讀音亂寫而成的,像是一個不識字的人才會寫出來的東西。但其實這絕對是意義與寫法都正確的文字。
最近在製作一個關於護髮的內容時,想寫「頭髮毛燥」這詞。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們不再打電話到朋友家中找朋友聊天,開始傳起了短訊,那時候不用3或是中國移動的,都會被稱為沒朋友的人,因為大家都不想額外付兩毛錢傳送短訊給「不同台」的人。又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們不再傳送每個花費兩毛錢的短訊,玩起了 Facebook。但又不知從何時開始,已經沒有多少人還會在 Facebook 更新自己的日常動態。
還在讀書時,有一夜凌晨,我和兩三同窗相約在一家建在地庫的麥當勞吃宵夜閒聊。深夜的麥當勞人流不算太多,只有一些麥難民和幾個食客,可能是因為建在地底的關係,店面燈光感覺有點幽暗,我們在一個角落的位置坐著,我突然收到的兩通電話,讓我到了十年後的今天還很深印象。
我們的教育制度很奇怪,總是培訓我們服從,就是想要教出一模一樣的人,老師教我們要做社會上的一個齒輪,而不是做一個馬達,不要做離經叛道的事,如果你不跟大家的路走,你就是有問題的人。
我地成日睇到香港地好多講得好聽係資訊網,講得唔好聽係 content farm 嘅專頁經常做好多一頁紙長度懶人包,閒閒地都幾萬甚至幾十萬 followers。下下落標顯都係「一文睇清」丶「一文睇晒」,冇第款,但對習慣速食文化嘅香港人嚟講依啲標題又真係落得好準好受落。
我的藍絲老豆:
香港居民英居留,
次等公民做隻狗,
幫人做隻開荒牛,
大家齊笑佢戇鳩。
我是在港英時代末期,香港稱得上是最繁榮安定時出生的香港人。1997年香港回歸時我還只是剛剛念幼稚園的小孩,看著電視直播的大型慶祝活動,又花車丶又步操丶又放國歌的,對於這些事我還沒有任何感覺,沒有回到祖國懷抱的感動丶也沒有對此事有任何反感,還在幼稚園裡拿到了一隻穿著紅色衣服,上面寫上1997的國慶回歸小熊娃娃。
流浮山,第一次令我關注這個地方,是朋友游車河後給我帶來的一瓶椒鹽脆銀魚,咸香丶脆口丶一口一條小銀魚很配啤酒,好吃得配了兩罐大啤酒,是第二天喉嚨痛也值得的好吃。第二次令我關注這個地方是失蹤的流浮山 200 刀手,但對流浮山一直都有錯覺,就是覺得這是不開車去不了的地方,直到最近學起了拍照,才真的去了一次。
其實你講緊廣東話,咪就係其中一種香港文化,唔洗諗得太複雜。
前年趁著還年輕,趕上工作假期年齡限制的尾班車,來了一次說走就走的工作假期。畢業工作數年,窮得只剩下錢,我帶了幾乎足夠我一年不工作的生活費去了愛爾蘭拼一拼,做我自己想做的事,過我想過的日子。
只要你有在 Facebook 開設專業丶有經營自媒體丶小生意創業等,做過與「經營」相關的「動作」,之後不論是在滑 Facebook 還是看 YouTube,都很容易會看到一些加強推廣的內容,大多都是影片,一個你不認識的人看似在吹牛般教導你社群行銷丶經營網店等等,說得天花龍鳳,先以免費課程入手收集你的電郵地址,再不斷 Re-marketing 引誘你購買價值不菲的課程。這些廣告重覆的次數多得有點令人煩厭,本篇就會來分析這些線上課程的銷售手法,拆解這些會是騙案嗎?
自從網路文化興起後,香港人不知道是好還是不好,總愛外地文化,歐美日韓台,感覺就是每個地方的文化都流得進香港,而且大家還有一種外地來就是比較香的感覺。
我的創作路,是從文字開始的。一開始其實是動機不純的想以文字作被動收入途徑,很簡單地想:「我只要寫好一百篇 SEO 文章,然後就可以坐穩每天收廣告費了。」如果我持續寫下去,生活一定會愈來愈輕鬆。但現實原來是 SEO 排名很容易就會被拉下去,而且愈寫下去,會發現愈難寫下去,產量變少了,每篇文章花的時間也多了。
最近思考發展方向時,總感覺自己正在做的工作種類好像有點太多了,變得有點分身不暇,結果好像每邊的發展都有點不順利。為此我決定梳理一下我到底是在幹甚麼,才可以全職地賺不到錢。
廣東歌的填詞總是不會令人失望,最近聽了一首黃偉文填詞的歌《給十年後的我》,有一句「你情願變得聰明而不衝動嗎?」,就讓我有很深的感受。
本篇會分享個人的互讚經營失敗經驗,以及分享一些此動作使演算法如何令專頁/頻道死亡的原因。萬事起頭難,無論是獨立製作人,新成立公司,現在都會經營一個甚至多於一個粉絲專頁, 如 Facebook丶Instagram丶YouTube,但除非大灑金錢推廣,不然都很難突破零追蹤零讚好零互動的關口。慢慢地網上出現很多互相點讚追蹤互粉的群組,讓一眾初創者能令專頁有零的突破,可是如果操作不當,這個互讚互追的動作,是會令專頁或頻道永遠都經營不起來的錯誤動作。
近日港人最流行的娛樂莫過於遠足郊遊,最近一次上山時我也遇上了大批人流。相約三五知己行山,本來是很開心的一件事,但路上遇上不尊重場合的人,總是令人很生氣。
本篇適合想建立個人網站前,還在挑選建站方法的人閱讀,偏新手向。主要比較其中兩大建站平台 Google Blogger 和 WordPress.org。首先會從這些名字起解釋,Google Blogger 亦常被稱為 Blogspot,因為使用 Blogger 建站時,如不另外花錢購買域名(網站地址)的話,網站定名時就會被定為 “你定的名稱.blogspot.com”。而 WordPress 則有兩個很易令人混淆的名字 WordPress.org 和 WordPress.com,兩個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功能上 WordPress.com 與 Blogger 很類似,都是可以完全免費地建站的地方,只是在不付費的前提下 WordPress.com 的制肘較多。而本篇要比較的,會是需要另外花錢的 WordPress.org 自架站。